返回

第一凤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70章 公主您是民女的贵人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三日后,池越入了忠烈祠。

    十几年前池越的父亲池奕卿之死也浮出了水面,证据确凿。

    邵氏入狱。

    那主犯应若兰呢?此女原是嫁入了忠昭郡王府,做了王府的主母。

    这忠昭郡王是个外姓王爷,祖上有功,其父还为先帝挡过刀,极得圣宠。到了他这一辈,他就啥也不想干了,只躺着吃吃喝喝,玩玩乐乐。

    忠昭郡王虽然对朝廷没有贡献,但也不给朝廷惹麻烦。基于此,忠昭郡王这个女婿是一点忙都没给造反的老丈人帮上。

    也是这样,反而在“清尘计划”里,他保全了自己,还保全了应若兰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应若兰命好。她娘家都被铲了个干净,她愣是吃穿不愁,富贵不减。

    且忠昭郡王的母亲是个宽厚的,自己吃茶礼佛,不爱和儿媳妇们来往,更不喜磋磨人,三天两头住去别院不给小辈们添堵。

    可东窗事发,应若兰被抓去下了狱。

    忠昭郡王也不替她奔走,任她自生自灭。

    他多的是女人,少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女子又能如何?

    在应若兰下狱的当晚,忠昭郡王府就换了当家主母,一点没受影响。

    新当家主母上任三把火,愣是把忠昭郡王府搞得喜气洋洋,跟过年似的。据说还放了炮仗,说是去晦气。

    应若兰与邵氏在牢里相见,就隔着一个牢门。

    两个人互相嘲讽,哭哭骂骂。

    应若兰道,“原来你是为着卿郎进的池家,你可真不挑食。”

    “你又好得到哪里去!不是一样吃着碗里望着锅里?”邵氏可不惯着。人之将死,谁又怕谁?

    二人杀害朝廷命官,判了绞刑。

    池霜大仇得报,当夜就不顾祖父祖母叔父们的挽留,搬去了弟弟留下的新宅。

    她急需脱离池家这座吃人的坟墓。

    池霜隐隐察觉这栋宅子恐非如公主所说,是弟弟留给自己的。

    她觉得很有可能是先锋使愧疚,才以弟弟的名义补偿她。

    弟弟死了,她恨先锋使吗?

    恨!因为不是他,她弟弟也许现在还活着。可也不恨,在她弟弟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入了军营,又选进了先锋营跟着明德帝出征时,她就做好了一切准备。

    正如旁人所说,打仗哪有不死人的?

    她哭,是觉得那么多人,为何死的却是她唯一的弟弟?

    她弟弟死了,她在这世上就再没了依靠和牵挂。

    池霜思前想后,还是默默接受了宅子,没有刨根问底,更不会当面拆穿公主的谎言。

    清高矫情在她这里是不存在的。她十一岁开始就在外头接绣娘的活计养活弟弟,也接受过外祖和舅舅家的接济。

    她从来就是个会算计的人。不算计,她活不下去,姐弟俩也长不大。

    但池霜想过了,自己已经二十岁,是找不到好婆家了。且,她母亲被婆母磋磨了一辈子,把她吓怕了。

    与其如此,她何必自寻烦恼?

    她不想嫁人了。她要自己过。

    这日,时安夏请了池霜过府吃茶散心,状似顺口道,“池姑娘有什么困难和想法,都可以跟朝廷提出来。想必太子殿下会斟酌考虑,尽量满足你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,趁热提吧。

    池霜瘦削的肩背突然绷直,窗外半透的日光映得她眼底执念如金石难销,“公主殿下,民女有两件事……”

    时安夏算是看出来了,这姑娘是真不会有半点气。淡笑柔了眸光,耐心温声道,“你一件一件说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第一件。”池霜捏紧了手,声音坚定,“民女欲另立门户,将先父一脉从池家族谱中彻底迁出。”

    她指尖深深掐进掌心,“我父亲才情出众,我弟弟血染疆场——”喉间哽住片刻,再开口时字字淬冰,“这些荣光,我不会从指缝里漏半点给池家,他们不配。”

    “那第二件事呢?”时安夏发现这姑娘清醒得有点让人心疼。

    许是觉得自己刚才过于咬牙切齿,话毕才惊觉失仪,池霜羽睫急颤着垂下,“我想,我想……”

    有些难于启齿。

    时安夏倒是好奇起来,“你说,我听听好办不好办。”

    池霜鼓起勇气,将那本发黄的手稿册子呈上,“公主,您瞧我母亲写的词稿,能发行吗?”

    时安夏接过手稿,迅速翻了翻,只微一转念头,便是明白了。

    这姑娘并非是想用稿子来赚银子,而是要把她母亲在池家受过的委屈公之于众,也为她出族寻求正当理由。

    毕竟她出族这事是由朝廷出面,不好让朝廷背负伦理骂名。

    如这句,“绛蜡烧残五更寒,跪捧汤药手生斑”。这就是一个受婆婆虐待的媳妇,寒冬深夜还跪着端药侍候的场景,双手都冻出了青紫斑痕。

    类似的还有许多,字字句句都是对婆母血的控诉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恐怕

第870章 公主您是民女的贵人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